【書籍推介】MORGUE: A life in death- Dr. Vincent Di Maio

“Someday death will take us to another star.”- Vincent van Gogh
(「有一天,死亡會帶我們到另外一顆星」- 梵高)

看到這本書的瞬間是立刻被書的封面吸引著!多熟悉的冷凍櫃啊!一路讀下來,我是邊感恩我無意之中找到這本書。此其一是因為作者是一個非常經驗老到、非常有名的法醫。除此之外,他是一名極有名的彈道學家(Ballistic expert)。他名副其實是出生自法醫學世家。跟我的專業不同的是,他專注於軟組織、解剖,找出死因為主,而我的則著重骨頭、尋找逝者身份為主。不過,話雖然如此,依然有能夠共鳴的地方。

另外,透過讀Dr. di Maio的字語,他引導我去重啓一段我已經放在一旁、久違的思考過程。整個過程令我最近紊亂的思緒總叫可以按一次F5-重新整理。我最近因為寫文章的關係令我不禁重新思考這有關法醫學的一切:哪怕是其準確性、可靠度,等。繼而就墮進了一個極為者哲學性的思考進程,衍生一連串自我存在主義的問題,最後就在不能解答的鬱悶下暫時擱置。好像扯得很遠,但其實不盡然。

在讀到中間一件有關嬰兒的案件時的觸動依然是尤其深。這個說法未免太籠統,不過應該是最不會劇透的說法。故事如斯,令我異常憤怒、異常的不忿,或許這些故事的出現就是想告訴我法醫學及法證科學可能就是唯一的工具去告訴我們及父母這悲劇是如何及怎樣發生的。可是,我們不能指出背後的為什麼。這個訊息其實很明顯,尤其是Dr. di Maio 他用了梵高的案例作為總結前的最後一個探討的例子。他描述的跟電影《Loving Vincent (港譯:情迷梵高)》裡說的差不多。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為什麽梵高會被殺,或是,為什麼梵高會自殺。當時的想法及答案都已經被他帶到墳墓去了。

不過,背後的推理依然重要。梵高說死亡可能會待我們去另外一顆星。我不知道梵高指的星是那一顆,但對於我來說,可以是透過科學去說話的投射。科學依然在這個時候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它,讓我們更接近真相,更接近公義,而這份公義是每名死者及其家屬都值得得到的,亦是每名法醫學的專家努力不懈地尋求。